小学生五年级作文400字三篇
在平平淡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,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五年级作文400字3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小学生五年级作文400字 篇1
初春,杏花飘。
粉的,白的,相伴相依,旋转着飘落,给地面铺上一层半透明的轻纱。它们是那么弱不禁风,如果摘下一朵,捧在手心,一不小心,就会把它们碰碎。
白杏花和粉杏花是有区别的。白杏花有着雪白的瓣和嫩黄的蕊,就像十五六岁的清纯女孩,十分清新,甚至带有一点俏皮。粉杏花则有着淡粉的瓣与棕红的蕊,香味也比白花醉人。它看起来格外成熟优雅,虽没有白花那么显眼,却正好凸现出它的高贵。
在杏花飘落时,我会去捡那些完整的花朵。我用手指去触摸它,能感觉到它的瓣比纸还要吹弹可破。花瓣的数量通常是四、五、六瓣,我观察过花瓣的纹理,每片花瓣都有这样的规律:中间一条最粗、颜色也最深的线作为“中线”,其它线顺着它分散到四处,如同标了许多岔路的路线图一般。它香味的来源是花蕊,花蕊总是很随意的分散着,但错落有致,并不显得凌乱。
我喜欢拾到完整的花朵后,把它们压制成书签。先用湿棉签轻轻把它们擦净,再放进一张面巾纸里夹好,最后把面巾纸轻轻夹进一本厚书里,等上一两天,再把花朵取出来,它就已经定型了,并且保持了原有的色泽。此时,你会惊奇地发现,它的香气还在,虽然没有盛放时的生动,但至少留住了它曾经的`美丽。
至于那些残花、零落的花瓣和花苞,我自然也不会抛弃它们,而是会收集起来做成香包。因为要捡拾很多才够用,所以“工作量”不小。但一旦香包做成,那香味可真的不逊色于香水。
三月,杏花俏,心儿飘摇……
小学生五年级作文400字 篇2
尝试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,但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我从第一次中体味到了成功的喜悦,从第一次中感受到了探索的快慰,也从第一次中遭遇到了失败的沮丧……在这众多的第一次中,第一次包饺子,给我的印象最深。
那天是周末,妈妈说要包饺子吃,我一蹦三尺高,馋得直流口水,因为家里只有在春节时才包饺子,平时妈妈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包。只见,妈妈把肉馅和饺子皮都准备就绪了,就差包饺子了。我拿起一张饺子皮,却不知如何下手包。妈妈见状,就边说边示范着教我:“你跟着我的方法操作吧。”于是,我就按妈妈的样子,先把饺子皮放在手掌中央,再抄起一双筷子,夹住一点肉馅放在饺子皮上,然后用手上下捏紧,接着要捏紧右侧,可左侧的肉馅却被挤了出来,就像顽皮的娃娃在里面呆不住想出来乱跑一样,把我的手弄得油乎乎的。正当我不知所措时,妈妈笑着对我说:“没关系,以后别放那么多馅就行了。”
几经努力,一个怪模怪样的饺子终于在我的手中诞生了,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。再看妈妈,早已包出了好多漂亮的饺子,码在盘子里像一块块金元宝,诱人极了。我不服输,继续刚才的包饺子动作,并加快了速度,感觉一个比一个包得好。好不容易包完了,我用眼睛扫了一下“战场”,真的是有喜有忧、成败分明——就见妈妈包的饺子像打赢胜仗的军团,一个个昂首挺胸;而我包的饺子,则像还没上战场就被打败的士兵,一个个无精打采地趴着,样子非常难看。
不过,当我们全家吃着煮熟的饺子时,脸上都洋溢着美滋滋的笑容,而我吃得最香了。虽然饺子没有妈妈包的好看,但由于是第一次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,心里感觉比吃蜜还甜,我相信再包饺子肯定会比妈妈棒!
小学生五年级作文400字 篇3
我喜欢的一本书,是人类最好的朋友,在茫茫书海中,要挑出一本最好、最喜欢的,实在不容易,因为我喜欢的书太多了,如果硬要我说出一本中意的书,那就非《西游记》莫属了。 《西游记》这个名字我5岁就知道了,但是我不知道《西游记》是什么,甚至天真地以为它是一种玩具。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知道《西游记》是什么,就在我6岁生日那天给我买了32本关于《西游记》的小人书,也就是它带我走入了名著的殿堂。
于是,我就天天看着上面的漫画看,我看得爱不择手,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。只可惜上面好多字我不认识,直到小学一年级,我借助拼音才能自己读懂里面的字。也就是我第一次看《西游记》。第一次看《西游记》,我的收获只有把《西游记》里所有人物的名字背了个滚瓜烂熟。 第二次品味它则是在四年级,通过那次细细品味,我发现它比小人书精彩多了。它把孙悟空的勇猛,猪八戒的呆懒描写的淋漓尽致,他们的飒爽英姿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第三次看《西游记》就是现在了,书里有些部分是文言文,原著的《西游记》更精彩了,你看这一段:两个在半空中一场好杀,咦?:齐天大圣,混世泼牛王。只为芭蕉扇书中的人物都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,战斗场面也非常详细,腾云驾雾,刀光剑影都十分精彩,给我的气氛不像是在看书,而是在看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。这本书我太喜欢了,经常看得不肯放下,连妈妈叫我吃饭都不知道。
为此,我经常受妈妈批评,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去看。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,比看电视精彩多了,我喜欢这本书。